top of page
The History of the Piazza San Marco
聖馬可教堂與
第四次十字軍運動
1202年,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(Pope Innocent III)為了重新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薩冷,發起了第四次十字軍運動(Fourth Crusade)。由巴黎伯爵提奧波德三世領導,但在前往埃及的途中,軍費不足,積欠威尼斯商人大筆的債務,而盲眼的總督恩里科·丹多洛(Enrico Dandolo)藉著這個機會,與十字軍騎士達成協議,讓他們協助奪取同為基督信仰的匈牙利附庸國Zadar (今克羅埃西亞境內的扎達爾),並且引誘他們攻打其商業競爭對手——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。
隨著君士坦丁堡在1204年的陷落,威尼斯共和國取得君士坦丁堡八分之三的領地,並且拜占庭帝國立法規定:「在帝國境內,為威尼斯認定為敵國的商人,均不得從事商業活動。」此舉成功的排擠熱那亞的商業活動,並且控制了東地中海的貿易地區,例如與伊斯交易香料的利凡特貿易路線。
第四次帶領十字軍其中一位領袖蒙費拉的博尼法斯(Boniface of Montferrat),在攻陷君士坦丁堡後,雖然無力阻止十字軍的瘋癲行徑,但他卻詳實記錄下聖索非亞大教堂的模樣:「所有的拱門都佈滿了黃金。
拜占庭人用破碎的珠寶拼湊聖人的圖像,無法言喻的美,你無法估量它的價值......。」不可避免的,十字軍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洗劫了聖索非亞大教堂(Hagia Sophia)以及周圍的皇宮,而威尼斯同時也搜刮了許多聖人遺物、珠寶、雕像、立柱返回共和國,隨後他們將這些戰利品安置聖馬可大教堂。
滿城的黃金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