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從討海搶劫到衛國保鑣—諾曼人的傭兵轉職之路(上)

文-賴庭光 編輯-Alice Wang

在2018最新的遊戲「全軍破敵:不列顛王座」中出現了「諾曼人」這支文明派系。因此,想給大家來個諾曼人的快速背景介紹。

諾曼人,他們究竟何許人也?

諾曼人就字面解釋就是指來自北方的民族,泛指定居於法國西部、北部地區的維京人。

這當中牽涉到好幾個問題:

他們是如何跑到那裡? 以至於成為我們熟知的諾曼人?

回到第一個問題:

你必須要先了解到維京人從事劫掠、貿易已有相當長的時間。

大約在黑暗時代前後,他們更加頻繁地出海航行及劫掠。他們劫掠的主要目標之一便是「法蘭克王國」;中世紀的法蘭克王國,時值加洛林王朝時代,會選擇此地為目標,除了這個地區相當富裕之外,再加上此地沒有過多的軍力可以保護其不受劫掠,此地也就成了維京人眼中的肥羊,使其得以一夕致富。

而加洛林帝國晚期陷入不穩定狀態的原因,乃是因為法蘭克人採行的是「諸子均分制」,王子們時常為了要爭奪封地,因而導致內戰,而這也給了維京人一個可乘之機,直接導致了維京人長驅直入劫掠,法蘭克人雖試圖集結兵力阻止。但通常很難做到,因為維京人常透過機動力高的長船迅速撤退。

法蘭克王國的統治者不得不繳納貢金,換言之就是透過賄賂以換取維京人離開,但並非每次都奏效,其中一支由羅洛率領的維京集團甚難對付,這使得當時的法王查理三世選擇直接將土地賜予他們。在公元911年巴黎圍城戰中,最終是以賞賜封地的方式收場,這裡也就成了諾曼第,也就是今天法國的西北部。

Duchy of Normandy between 911 and 1050. In blue the areas of intense Norse settlement.

維京人透過賞賜的土地獲得不少好處。至於查理三世則是得到受封者的效忠。羅洛最終行洗禮並皈依基督教,這算是一種一石二鳥之策:維京人不再是法王芒刺在背的威脅,而查理三世招安了羅洛,並允許其部眾遷入法蘭克王國境內。如今他們有了自己的領地,不再從事劫掠。維京人從劫掠者搖身一變成為衛國干城,對法王來說也算是建立了一個緩衝地帶。

照理來說,諾曼人理應向法王徹底效忠(?

事實上,這兩者的主從關係顯得有名無實。因為諾曼人在談判中是握有籌碼的一方。諾曼人在談判中時常是處於有利的位置。因此,法王難以節制這些諾曼人附庸,這些所謂的諾曼人,最終得以獲取更大的自治權。

羅洛在該地建立起「諾曼第公爵領」,逐步獲得更大的權力。他們的影響力與日俱增,最著名的擴張莫過於對英格蘭的征服。

決定性戰役便是黑斯廷斯之役。征服者威廉最終成為了英格蘭的國王,這相當廣為人知。不過在此之前,仍有不少較不為人知的擴張行動值得介紹。其中一個便是「義大利的征服」。

事件是諾曼人朝聖者自聖地耶路撒冷歸國途中發生的。新皈依於基督教的諾曼人,對於宗教有股狂熱,對於前往聖地可說是相當熱衷。耶路撒冷朝聖後的諾曼人,在回國途中在西西里島停留。於此同時,阿拉伯人曾試圖攻擊這座海港城市。最終諾曼人成功擊退了阿拉伯人對於港口的進攻。該地統治者為了感謝他們,便僱傭其作為保護。諾曼人雖然拒絕,但回國後,將此地充滿發展機會的情況告訴其他人。至此之後,有無數的諾曼人湧入義大利,在該地以僱傭兵為業。

時過境遷,他們獲取了夠多的財富及影響力。有些諾曼人統領乾脆在該地發展成勢力,最終一度在西西里島和義大利南端建立王國。這種透過在海外從事僱傭兵的模式越來越普及,他們以作為勇猛戰士的形象為人熟知,在各地扮演僱傭兵的角色,例如在拜占庭成為瓦良格衛隊,或是在其他地方服役,像是參與十字軍運動,或是參與伊比利亞半島的再征服運動。

賴庭光

畢業於中正歷史系,將普及史學視為己任,平時除了研究宋史、明史之外,目前就讀台灣師範歷史學系,以一介小書生自居。

​想追蹤近期更新的影片,也可以訂閱我的頻道>>>光哥說故事

56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​簡介

歷史大觀園是為了華語社會所創建的歷史教育平台。在全球化的時代下,以歷史學家的觀點剖析各國歷史﹐筆者包含精通世界史的孫隆基教授,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史的杜子信助理教授。提供備考學生以及教育人士免費的教材資源與最新的史學創見。


免費訂閱

© 2023 by FEEDs & GRIDs. 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location: 台灣 台北市/ 嘉義縣 中正大學

bottom of page